蓝雷牧业

您所在的位置 > 首页 > 产品动态
产品动态
你看又急:外媒再次炒作巴西热带雨林被破坏
发布时间:2025-10-28 10:07:05  来源:开云棋牌

  各位好啊,近期,外媒又开始宣扬,中国人吃肉蛋奶,就要从巴西进口大豆,那就是在破坏巴西的热带雨林,不但集中在媒体上搞宣传,还在》子刊(Nation Food)上,就刊登了相关论文,题目为《中国富含

  本来吧,这是个火箭该不该烧水洗煤的话题,咱只要正眼瞧它一眼,它就赢了。但人家在顶刊发了论文,这下坏了,咱成火箭烧煤派了,那咱们这期就来聊聊这一个话题,考验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刻到了。

  外媒逻辑是这样的,因为中国人吃肉蛋奶慢慢的变多,那么就需要更加多大豆,制作饲料,那么就需要巴西种大豆,那么巴西人就会把热带雨林变成大豆田,所以追根溯源,就是中国破坏了巴西的热带雨林。

  中国买,巴西毁,这俩国家太坏了。可是有没有人产生过一丝好奇,把热带雨林变成大豆田,这件事到底是谁在做呢?

  根据相关机构(Trase )调查,在巴西毁林种大豆的,前五名,分别是美国邦吉(Bunge)公司,美国嘉吉(Cargill)公司,美国ADM公司,印度人创建的新加坡奥兰(Olam)公司和美国高鸿(Gavilon)公司。直接罪魁祸首不谈,反而把锅扣到正常采购合法商品的消费者头上。

  这逻辑相当于说,西贝搞预制菜都怪消费者,毕竟你要是不去吃,你不就吃不到预制菜了?如果人人都不去吃,那菜馆不就黄了,自然就消灭了预制菜。所以啊,不怪西贝用预制菜,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,只要大家都不吃菜,那就不会有预制菜。

  能这么穿透的话,那破坏巴西热带雨林的,显然是欧洲人啊。因为欧洲人跑去南美殖民,造成了南美移民持续不断的增加,导致南美农民不断变多,毁林种田的人就慢慢的变多,就破坏了巴西的热带雨林。毕竟,热带雨林里的土著搞的是渔猎采集,欧洲人不来,中国人再怎么吃肉,那也破坏不了南美的生态,所以我讲的这个逻辑,影响比采购更直接。

  这时候自称“独立思考”的人士就会跳出来,说我这逻辑有问题:即便欧洲人不到南美,当地土著就不发展了吗,工业化时代一来,土著一样会人口增加,会从渔猎进化到农耕,甚至机械化耕种,这和殖民或移民的欧洲人有啥关系呢?

  反驳的很有道理,但为什么就想不到,就算中国人都不吃肉了,其他几个国家人也不吃肉吗,全球肉类消费都在增长,有本事大家都别吃肉啊。你别说,还真没那个本事,因为消费肉类蛋白最多的,恰恰是欧美人。我国的蛋白质消费,植物蛋白占比更高。

  在原论文中,非常鸡贼的避开了这一点,压根不提植物蛋白这茬,起手就是中国“富含”动物蛋白的饮食,有多富含呢,论文称,中国的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,甚至已超越了日本、韩国等发达国家。

  听上去很厉害,但问题是,这俩国家的动物蛋白供应量,在全球排名连前50都进不了,经合组织数据(2022),日本的人均动物蛋白质每天消费量是53g,韩国62g,论文说中国比日韩多,那保守点算63g吧,这个数量基本和英国一致,略低于欧洲平均值,高于新西兰、捷克、匈牙利、塞浦路斯等一众发达国家,也高于我国台湾省。但全球排名仍然在50左右,远低于一些肉食大国,论文光提中国增长快,却绝口不提欧美数量多。

  全球第一的冰岛还能够理解,103g,因为地理原因,基本不长蔬菜,全靠吃鱼,人口也不多。但美国,83g,高居全球第六。法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、阿根廷都是70多g,加拿大67g,就连所谓为了中国毁坏雨林的巴西,也有65g,都比中国多。那么这些国家是不是吃菜太少,吃肉蛋奶太多了呢?

  如果我们再讨论每日的动物蛋白质加植物蛋白质总量,排名立刻不一样了,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数据,中国的人均蛋白质供应高居全球第7,达到了128g,高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。美国121g全球第12,阿根廷120g,澳大利亚、法国、加拿大都是110多g,德国则掉到了107g,比韩国、英国还少一点,这和德国主要吃香肠,蔬菜很少的刻板印象一致,巴西韩国100多g,日本仅有91g。

  显然,这足以说明中国的蛋白质供应,位居世界前列,并且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基本对半开,都是63g左右,植物蛋白略多一点,膳食更加均衡,更加健康,人均蔬菜供应量,是美国、法国、德国的6-7倍。所以,西欧、北美、南美的主要国家,吃肉较多,吃菜太少,导致动物蛋白占比畸形,很不健康,很不环保。

  动物养殖的碳排放,远高于植物,生产同样质量的动植物蛋白,植物蛋白的碳排放(来自化肥生产),还不到牛肉的百分之一,不到羊肉的五十分之一,同时土地占用面积,不到牛肉的二十分之一,耗水量不到牛肉的十分之一。就说中国主要食用的猪肉,全程碳排放也只有牛肉的七分之一,看来以牛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,比猪肉罪孽深重七倍。以上种种,都说明中国的蛋白质更加环保,谁应该减少吃肉蛋奶,谁应该推广素食,显而易见。

  从蛋白质摄入结构来看,中国毫无疑问是真正的素食大国、环保大国,供应量比你多,碳排放还比你少,理应是欧美学习的标杆。但是你看,这个话就没人说,反而在海外主流媒体上,变成了中国肉蛋奶消费不环保,破坏环境,光明正大的指鹿为马,颠倒黑白。

  那又有人说了,巴西毁林种大豆,最后都出口中国了,这事儿难道不是事实吗?这就是新闻学技巧,议题设置的精妙之处了。

  在讲93阅兵的那期我就说过,外媒就算报道了中国的先进武器,也会加一句,说看起来似乎很先进,但是没有经过实战验证,赢!但美国出来什么先进武器,就绝对不会加这句,F35生产了上千架,击落过谁呢?歼10的实战战绩,比美国、西欧所有五代机、四代半加起来都多,但我就是要把中国武器没有实战验证,天天挂嘴上,对其他人就不说,最后“独立思考人士”还要附和一句,说除了那个拉彩烟的歼10,你阅兵中的先进武器,都没有实战验证,难道不是事实吗?

  巴西雨林,不过又是一个应用案例,很唬人,但毫无新意。论文称中国70%的大豆来自巴西,导致最近20多年来,巴西的大豆播种面积,从1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4万平方公里,增加了30多万(平方公里),比一个英国还大,这些新增播种面积,三分之二来自塞拉多草原,五分之一来自亚马逊雨林边缘。

  五分之一,那就是整整6万平方公里,足足占到亚马逊雨林面积(700万平方公里)的0.85%,亚马逊每年消失1.5万平方公里,中国大豆就占了10%,那可太恐怖了,你别管另外90%是怎么回事,我们不讨论那个议题,反正亚马逊雨林快被中国霍霍完了。但实际上,巴西过去三十多年里,为了多吃生产肉类,开垦牧场80万平方公里,等于英国和法国面积之和。那如果不考虑口感,纯按蛋白质供应量来算,巴西有没有更节约的方式呢?有,就是把养殖的牛肉全换成猪肉,种大豆养猪,这样的线万平方公里就能省九成以上。

  如果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阿根廷、巴西、欧洲都放弃牛排,全改成猪排,亚马逊雨林搞不好还能倒涨30万平方公里,我大概算了算,全球牛排改猪排,改牛为猪,能节省碳排放近25亿吨,占全球总排放的6.5%,释放草场数百万平方公里。要是全球牛奶改豆浆,减排效果还能再提升五成,全球碳排放立刻下降10%,省出了全世界乘用车的总排放量。

  对比一下,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一样,都是完全蛋白质,氨基酸十分全面,最多就是钙含量偏低,但这个很容易添加。反而牛奶中含有大量胆固醇,对心血管不友好,还会造成乳糖不耐受,难消化,豆浆完全没这样的一个问题,膳食纤维还能促进消化,含糖少,热量低,更健康。但是你放心,这观点一提出来,放到欧美媒体上,那必然是不尊重欧美的饮食文化,干涉他人自由。

  咱们就算“抛开一切事实不谈”,就说“巴西种大豆毁林6万平方公里”,那是不是代表着,中国从巴西购买大豆,没有从美国购买,相当于是保护美国的森林?毕竟去年我国进口美国大豆近3000万吨,今年基本是零,再考虑到美国森林覆盖率是34%,巴西是58%,美国显然比巴西更加需要保护,那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做的啊。怎么,难道巴西雨林比美国森林更高贵?森林也搞起歧视来了吗?

  在这类报道的最后,往往还会跟一句,得益于欧洲的法规和压力,情况正在好转,比如2025年底开始强制执行的“欧盟森林砍伐法规”。这就是学新闻的另外一招,避重就轻,我认可欧盟在这方面做的贡献,但更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2014年,中粮集团就开始在巴西建立可追溯性大豆供应链,通过卫星遥感、现场核查等方式,追踪毁林情况。在巴西推行大豆生产“零毁林”标准,远比巴西本地法规严苛,2023年,该标准还获得了欧洲饲料工业联合会(FEFAC)认证,成为了欧洲市场采购环保大豆的合规基准,2024年,中粮实现了采购的大豆100%可追溯,第一船确保“零毁林”的大豆抵达天津港。

  2019年,我国先正达集团在巴西发起一个项目(REVERTE),通过轮作模式节约土地,方法是找当地的退化牧场,这些牧场因为过度放牧,导致植被稀疏,那么就可以稍微清理一下,施肥种大豆,几年后土地缓过来了,收割完大豆播种牧草,形成放牧和种豆的循环轮作,互利共赢,目前已签约农场400多座,参与恢复废地近28万公顷。

  卢拉上台后,积极和中企配合,推动农业现代化,鼓励使用滴灌、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,巴西只需要出人出地,中国企业负责从种子到种植技术,再到采收、仓储、运输的一条龙服务,以此节约农业用水,追溯产出过程,确保不会毁林,随着中资企业在巴西大豆市场占比慢慢的升高,巴西毁林情况正在慢慢地好转,雨林的退化速度,相比卢拉上台前已经减少30%以上。

  另外,巴西2023年发起了一个基金,或者说一个平台,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,我国也是非常支持的。它对于参与的成员国实行一个奖罚规则,每保护一公顷森林,就奖励4美元,环境功能受损、碎片化的、不可持续的,就罚100美元,如果完全砍伐的,(一公顷)罚400-800美元。通过这一种轻奖重罚的方式,让各国都重视森林保护。同时还有投资的功能,可以向公开市场融资,投资到一些低风险、低收益的固定收益里去。

  今年5月,巴西总统卢拉访华后,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里,还提到了这个基金。中方欢迎巴方在大会框架内倡议发起“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”,并期待该倡议发挥非消极作用。也就是说有可能参与到这个基金里面来。这些都是中巴双方在保护雨林、减碳上面做出的务实动作。

  另外我也得提醒欧美国家,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的加入条件,是年森林砍伐率不能超过森林总面积的0.5%。按这个标准,加拿大2023年的大山火,一把就烧毁了7%还多的本国森林,破坏森林的比率是此标准的十几倍,不仅造成了永久的,不可估量的损失,还对全球的空气造成极高的污染。

  欧美的媒体却对此不做任何批评,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全球变暖,却完全不追究山火使全球变暖加剧了多少,以及加拿大政府缺乏能力与不作为。

  中国在减碳、保护森林方面,取得了极高的成就,外媒视而不见。我建议中国应该每年发布全球森林火灾报告,并且计算森林火灾造成的碳排放损失,呼吁这些国家重视本国火灾问题,尽早提出方案进行整改。如果发布几年仍然没有动作,可优先考虑要求出口商出示减排的相关信息追溯,甚至施以更大的压力。要让这些国家知道,森林保护、空气污染不单单是其本国与四周的国家的问题,而是全球的问题。

  至于今年我国停止采购美国大豆,美国豆农损失惨重,外媒跑出来哈气也正常,只不过按照他们的逻辑,美国豆农遭此厄运,怎么能怪特朗普呢,那都怪豆农自己啊,谁让他们支持了特朗普上台,导致美国发动了关税战,所以中国才不采购大豆,造成豆农破产,原来是我杀了我自己,对吧?好了,本期就介绍到这里,希望我们大家能给个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