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粉作为蛋鸡的钙源饲料,对蛋鸡各生产阶段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,而且要与磷保持恰当的比例。雏鸡阶段钙磷比例一般为2.2:1、生长期蛋鸡的钙磷比例为2.5:1、产蛋期蛋鸡的钙磷比例为6.5:1。
对于蛋鸡养殖来说,首先是蛋壳的好坏,因为蛋壳的质量上的问题预计占蛋鸡场总损失的90%左右,而且蛋壳质量上的问题不仅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损失,还存在着食品安全风险隐患。下图是上海农科院在江苏、山东、河北等地调查了300家蛋鸡规模养殖场所遇到的问题。
从化学成分上来看,蛋壳含有95%的无机矿物和3.3%-3.5%的有机基质成分,无机物中主要是碳酸钙 (98.4%),也就是说钙大约占2/3(2.2克),蛋壳中的钙只有60-75%从饲料中直接获取,其余来自鸡体存储的钙。当骨钙利用不足以形成蛋壳时,会出现产蛋减少,蛋壳变脆、变薄的现象、甚至会出现软蛋或者无壳蛋。所以蛋壳中饲料钙所占比例越大,蛋壳质量越好。因此,如何正确使用石粉对蛋壳质量的影响意义重大。
主要使用方解石(俗称白石粉)和石灰石(俗称青石粉)作为钙源,而且钙含量在35~38%,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和重金属不超标。但方解石需与白云石区分,白云石钙含量为22~24%,镁含量为10%,过高的镁含量会影响钙、铁、铜的吸收。劣质的石粉通常由于钙含量不足造成钙磷比例失衡,导致产蛋期蛋鸡发生骨质疏松或瘫痪等,且极度影响产蛋率和蛋品质。
一般开产前的后备蛋鸡使用直径0~2毫米的细颗粒石粉,在6-12周的结构骨发育阶段,一定要使用细颗粒石粉可以在白天快速沉积和优化结构骨的质量。在髓质骨(15-30周)发育阶段,给予与骨骼发育要求一致的饲养管理,一定要使用部分细颗粒石粉,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骨骼系统中髓质骨的储存。
在开产后大颗粒石粉比小颗粒石粉对提高蛋壳质量更有效。粒度过小的石粉在胃中的停留时间比较短,钙的利用率降低,导致对钙的吸收减少。下图就是大颗粒石粉按照0\25\50的比例添加在饲料中,检测蛋壳占蛋重的比例和蛋壳厚度。
开产后大颗粒石粉(2~4毫米)比例逐渐增加,到产蛋末期大颗粒石粉要占到75%。
蛋壳的形成时间主要是在夜间,下午饲喂石粉能够保证夜间形成蛋壳时,消化道内有一定的石粉存留量,并且不需要经过骨骼就可以直接沉淀为蛋壳。另外,蛋鸡开产前不能过早添加石粉,否则会影响钙在骨骼中的沉积以及产蛋期鸡对钙的吸收与利用。
钙摄入量需求:后备期0.9-1.2%、预产期2-2.5%、产蛋期3.5-4.5%,根据这样的钙需求量,后备蛋鸡日粮一般添加1~2%的石粉,产蛋期添加8~9%的石粉。石粉添加量过大,轻易造成饲料配方不平衡,引起鸡产蛋率下降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,并伴有痛风。石粉添加量不足,会影响青年鸡的发育以及产蛋性能和蛋壳质量。